老旧小区里,停车不是容易事,车多车位少的“顽疾”让不少业主挠头。就在丰台区开阳里三区,一套由社区、物业牵头,居民参与决策,以停车管理为切入点,强化议事协商,依法制定的“停车公约”,解决了近700个车位缺口带来的难题,给老旧小区停车治理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资料图】
小区停车成为老大难
说起停车往事,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开阳里第二社区党委书记杨兆辉直言,“一波三折”。开阳里三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常住人口1200户。作为以老式小区为主的居住型街道,停车难一直是开阳里社区推进社区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2018年,社区曾在小区重新规划、新增车位100多个。可尽管有社区“兜底”,但由于后续停车管理配套未跟上,没过多久,开阳里三区停车秩序再次“乱了套”。
“逐渐的,大家也丧失信心了,觉得怎么弄都解决不了,干脆谁速度快算谁的,抢着停。”杨兆辉说,那段时间,停车引发的矛盾天天占据社区“头条”,由于小区不收取停车费,不仅居民们抢,周边工作的上班族也来占车位。小区空地里摆满了破旧的自行车、沙发、链子、地锁……这些都是居民抢车位的“神器”。
“自己的车来晚了,都不知道往哪儿停,那只能看谁的手快。”13号楼的陈大妈在这里生活20年,她和大伙儿都清楚问题出在哪儿,却也无奈。
怎么办?谁来管?2022年,首开集团天岳恒公司与方庄物业公司整合为首开天岳恒方庄项目部十分公司。董伟作为该公司开阳里项目部负责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社区,制订停车方案,解决小区停车难。
“三驾马车”合力破解停车难
“说到底,还是因为小区没人管。”在物业领域里深耕多年的董伟深知,要想让车位“可循环”,不仅需要一套可以根治停车难的方案,还得做通业主思想工作,彻底拆除私搭乱建,腾出更多空间。
2022年11月,社区牵头,组织召集物管会、物业、居民代表召开了第一次居民议事会,停车矛盾再次被摆上桌面,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车位少车多,这么大缺口,没有统一管理不行。”一位居民说。话音刚落,质疑声就随之而来,“这次是不是真的?别到头来还是现在这样。”“停车统一管理行,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啊?”居民们各抒己见,董伟一一记录着大家的发言,“小区停车统一管理”的思路初步达成,为破解停车难题按下“加速键”。
2023年1月,经过大大小小的居民议事会,在社区、物业、物管会业主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开阳里三区停车管理方案的公示》正式发布,小区停车管理开始试运营。为防止停车乱象复燃,根据相关管理条例,首开天岳恒物业相继出台了《停车公约》,采取“分类管理、先到先停、临停设置最高限价”的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小区内车位良性运转。
“在‘一盘棋’工作思想下,小区停车治理成果斐然,停车难题终于破解了。”董伟说。
共商共治服务群众
如今,开阳里三区停车管理新模式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首开天岳恒物业已对小区内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进行了规范。避免车辆混停,物业重新施划停车位,收回非本小区居民的固定车位,并改成临时车位。安装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利用边角地新增正规临时车位224个。在社区的支持下,小区开通了东门,形成车辆北门进东门出的循环模式。
在停车收费方面,首开天岳恒物业按照“分类管理”“按日封顶”“临停设置最高限价”的原则对小区居民及外来车辆进行分类。小区居民原有固定车位及有“五证合一”的为一类,可选固定车位,包年缴费;小区居民临停为二类,分包年缴费、按天缴费(5元/天封顶);亲朋车辆为3类,备案后1元/2小时;外来车辆为4类,8元/时。
“不管怎么扩容,小区车位毕竟有限,通过增加临时车位,可达到车辆错峰停车的效果。如选择按天临停收费的居民,当天不回家就可以不交钱,按日累计既为居民节省了资金,也提高了停车空间使用率。”董伟说。
曾为车位操心的居民杨先生再也不用抢车位了。下班回家,不仅能看到小区内空闲的车位,还有物业的巡逻人员。“他们服务特别细心,刮风下雨的时候,会提醒车主把车挪到离树远的地方。晚上车位紧张,碰到刚回来的车主,会告知哪有空车位。如果有没关车窗车灯的,他们也会电话通知。”杨先生说。随着停车管理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小区停车秩序的不断好转,主动缴费支持停车管理,小区停车管理实现了正常运转。
“议事协商、依法决策、共商共治已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窗口,物业也将对公共收益进行二次分配,使小区公共资源惠及全体小区居民,充分调动大家参与基层公共治理的热情,从‘旁观者’逐渐转变成‘生力军’。”董伟说,将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推广成功经验。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打造幸福美好的宜居家园。